孤独六讲读后感2000字六篇
时间:2016-12-10 11:20:48 阅读:(324)
《孤独六讲》读后感
我本怀着驱逐孤独的愿望欣然地买下这本书,看后才明白,作者提倡“珍惜孤独”。匆匆数日囫囵吞下,合上书后,其中言语在脑海挥之不去,言语背后的哲思发人深省。
孤独是什么?作者已经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我理解的孤独就是掌控自己:把自己从群体中短暂抽离;把与别人对话转向与自己对话,向内探求;运用沉思、检视来防止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暴力”对自我的控制。这与寂寞、无聊有着本质的区别。寂寞、无聊是希冀通过与外界联结来逃离自我,这样做固然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快乐的尽头是新一轮的空虚。孤独不同,“孤独是饱满的”,因而孤独和寂寞是两极,一个指向空虚,一个指向饱满;一个重心在他自身之外,一个重心在他自身。
既然寂寞无聊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恶性循环,那我们为什么更愿意选择逃离自我呢?我想,或许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自我吧!我们很容易受到各种“暴力”的控制。这种“暴力”即所谓的群体、类别,所谓的约定俗成,所谓的规范。上述所有并非都是错的,或是不合时宜的,只是我们太容易就相信它们,也就主动放弃了质疑的权利,这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
只有当我们真正开始质疑,开动脑筋向内探寻时,才算开启孤独之旅:我们身处的时间、空间都隐去,仿佛置身于无垠之中,而这令人称奇的“广袤之地”就是自我创造出来的。而内心能达到怎样的宁静就能创造相当的世界,因为傅雷说过:“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我们是孤独的,因为这广袤的时空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更能体会到一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我们也是自由的,短暂的孤独使我们从热闹的尘世里抽身,“回过头来完成自己”:当我们与外界保持距离,分一只耳朵、一只眼睛、半个脑袋给自己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深邃而饱满的自我,蒋勋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孤独是思考的开始”,他说。在他“自负的孤独岁月”中悟出了六种孤独,这里的孤独更是一种辩证的哲思:在情欲孤独中,他指出“孤独者一旦成为旗手后,后面就会有一群人,孤独成了矛盾,孤独者必须出走”,孤独思考是从现有中突围,现有的会逐渐扩大,因此孤独不可以止步不前,否则孤独会被“现有”吞噬,因此“出走”是孤独的常态。
在伦理孤独中,他让自己的学生与飙车青少年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听他们谈速度,谈死亡。这是为了引发学生对“好孩子”及飙车青年所属的“坏孩子”这种简单的两极划分的独立思考。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只是世俗的成见,没有机会放下成见,纯粹地去了解两极,我们的思考哪有机会成形?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往往谈“死”色变;我们往往扬“善”抑“恶”;我们往往褒“好”贬“坏”,我们往往擂吹“以爱之名”……但若不勇敢直面死亡,不放下成见去了解死亡,不去感悟生死两面,又怎能思辩生命的意义?若不充分的了解人性“恶”,不弄清“性善论”和“性恶论”,又能将人性参透到什么程度?若不放下成见纯粹地去了解“坏”的人、事,不从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又如何能从“好”与“坏”中习得成长的经验和教训?不去思辩“爱”与“暴力”,又怎能在各种关系中充分认清自我,并保有自我?总之,我们的观点不应形成于了解之前,而孤独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探索的机会,“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之后的思维是清明。”
孤独是一种仪式,它将自己与人群、类别、规范暂时隔离;孤独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暂时隔离;孤独不止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美学,一直在“出走”,一直现世中寻求突围;孤独更是一种哲思,它要求人们放下成见,了解两极但不成为某一极。孤独的本质是思考,是一种沉淀,让人们在孤独中厘清,让我们回过头来完成自己,这样想来,孤独是一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