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观后感600字700字800字500字十篇
影片《湘江北去》,称不上是上乘之作。蹩脚的配音,不连贯的剧情,诸多缺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缅怀一段历史,追忆一腔豪情。
毛先生给小娃娃们上课,意外发现穿着孝服的小男孩,小娃娃的悲惨遭遇激起了青年润之的悲悯与愤慨。于是,铺开中华民族的版图,对这些未来的希望呼喊着:中国正遭受侵略,作为学子的你们,要起来反抗。毛先生在奔走,在呐喊,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燃烧不尽,却被屈从于社会顺从于权力的上司用一盆辞退与责备的冷水硬生生的浇灭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孩子们手中传递的那几块大洋,或许昭示了毛泽东的决心:我所坚信的,是不灭的希望,是打不断的脊梁。毛泽东生在富农之家,家中生活相较之下颇为优越,其父顽固暴躁,这使得少年的毛泽东养成了造访的天性,其母笃信佛教,一心向善,这有使得毛泽东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动乱的年代里想要改变社会、革新时代,必有造访之性与悲悯之心,这两样东西,青年毛泽东都有了,至于掀起天翻地覆的巨浪,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我们是否也正身处于一个激流勇进的时代呢?是否也有造反的勇气与悲悯的情怀呢?有是有,但不够强大,也不够持久。看着雄心壮志的毛泽东遭受打击,我们有过不满有过愤怒。看着日本军队在我们的海域耀武扬威,我们有过抗议有过愤慨。看着国人在世界上一次又一次遭受不公正待遇,我们拍案而起叫骂声声。可是,短暂的神经冲动之后呢?谁又会深深地铭记昨日的耻辱?谁又会拍着胸脯说我“从未忘记”?谁又会用行动去反抗去证明?湘江水奔流不再复返,大声叫嚣着“改变历史,解放劳苦大众”的热血已经冷却,我们失去的,不是记忆,不是领袖,而是决心,勇气,热血。
当时局渐渐不利于热血青年,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时,毛泽东异常的冷静。远在北京的不断来信叮嘱湖南的同志们切莫轻举妄动,等待时机。有人鲁莽逞匹夫之勇却失去性命,有人暴跳如雷指着当权者的鼻子一通臭骂,却让革命者们的处境更加危急。面对同志们的尸体,亲人们的鲜血,人们无法忍受毛泽东的冷静与镇定,但毛泽东相信,眼前的危急之时暂时的,只要山在,就有柴烧。所以,当钓鱼岛事件中国人砸车、砸货、砸人的幼稚之举见诸报端公之于众时,清醒之士是会觉羞耻的。我们会一边抡起铁锤一边叫嚣着维护主权,却不会在国际上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回敬日本的可耻行径。我们破坏与日本有关的一切与日本人的野蛮行径又有何异呢?就像生气的人摔椅子砸桌子,我们伤害的,只是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有了民族意识主权意识,却失去了清醒,失去了理智。
与湘江一起北去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一种精神,我们何时能寻回这种精神,何时就能傲然屹立于地球。
湘江北去观后感七:
我对毛泽东等伟大人物有几分了解,利用空闲时间观看了电影《湘江北去》,感想很多。
《湘江北去》带去我们重温了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挣扎、迷茫、探索和斗争的热血青年,他们以改变国家命运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管理员,认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后来,毛泽东放弃了赴法留学,准备回到长沙专心研究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其间,毛泽东创立了《湘江评论》,帮助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影片的最后,毛泽东、陶思咏和肖子升的革命道路不同,因而走上了不同的爱国道路,最后,毛泽东和何叔衡踏上了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