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精选
时间:2016-12-10 10:21:48 阅读:(398)
如果把毛泽东和斯大林相比,毛的冷血与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共产极权主义共有的通病,也是必然的结果。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使坏人不能干坏事,说出这句话带给我们的愕然犹如我对你说,不吃饭你会死掉或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是一句完全人尽皆知的近乎真理性的废话。即是是坏人真的干了坏事,也会因为由于自己的贪婪和欲望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而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一种人所共知的定式在我们的脑海中被贯之以合理性的外衣。然而这样的想法并非具天生的完全的合理性,当我们问到,如果多数的集体对少数的个人做出了出格的事情呢?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发生过的实例的存在,这样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考虑这样的问题。而在哈耶克的这本通往奴役之路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种使得坏人干坏事的可能性的存在。哈耶克告诉我们,地狱是存在的。在这个地狱里,个人权利被剥夺,自由受到践踏,人道主义濒于崩溃,个人命运的掌控权不在于自己而在他人,作为个体的人的欲望和意志被人为的遮掩起来以满足“集体的”目标。更让人毛骨悚然的并非是这些词汇上可惧,而是真真切切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并存在于我们父辈们的故事里。
我探讨这本书的时候,尽量抛开哈耶克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所持有的意识形态的成见,尽量抛开二十多年来教育体制对我思想上灌输的政治引导的影响,尽量抛开个人的情感并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伟大的著作,尽可能多的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 中所包含的合理思想和主张,并且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的内在逻辑。
有很多问题的提出能够去检验对这本书的把握程度,尽管目前以我的知识结构去了解它可能会有偏差和失误甚至是歪曲作者意图,但是有些基本的问题有待于我们的解决。比如这本书为什么会叫通往奴役之路?为什么这本书既适应于学习政治的学者也适合学经济的人,而哈耶克却因为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为什么能够成为一部伟大的著作,难道是在于它是代表着胜利一方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宣传教义?如果我给出的答案是这本书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作者用了近乎缜密的推理来告诉我们一个不可辩驳的真理并成功的预测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能产生的恶果,那未免显得肤浅和草率了。我仍然试着去用自己的理由去解释上述的问题,并尽可能的从作者的意图出发以发现作者留给我们的思想上的财富。
我想有必要将我对于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做出一个阐述,以便更好的理解作者做出的各种与我们的观念相违背的规则和信念。这本书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作者认为是保存西方文明的生死之战。作者本身作为德国人却生活在了英国,这本书诞生于英国,但不可否认早在这本书诞生以前的思想早已存在。自由主义是本书所要捍卫的保持西方世界得以造就文明的基础,我认为作者最大的贡献在于用理性来告诉读者社会主义走向自由反面的必然性,这种理性没有愤怒,没有说教和高声疾呼,而是充满着巧妙合理的逻辑。在那个年代所产生的对于社会主义的狂热,一种可能性是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挫败的一种反弹,这种反弹在上个世纪的大萧条中被极度放大,甚至差点摧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在于资本主义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物资的极大丰富后导致的人类社会的冒进。虽然没有被论证过其合理性,但是这些都在这本书中有过涉及。
在所有问题被解决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基本的阐述,那就是这本书讲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至于天马行空的去歪曲作者意图,并用自己浅薄的知识基础来解释存在的问题。在引言部分,作者告诉我们民族社会主义在德国兴起了,这种兴起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德国所特有的民族特性或者国情所决定的,而是从群众中产生的。在引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希望透露给我们的观点,我们有可能重蹈德国的覆辙以及我们所追求美好结果的初衷有可能与结果相距甚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我们现在出现的危险视而不见。作者用了巨大的篇幅进行了佐证。作者在整本书中经常性的引用阿克顿勋爵和托克维尔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社会主义意味着奴役,但我们仍旧沿着社会主义稳步前进。被离弃的道路一章指的是我们丢弃了作为欧洲文明基础的个人自由主义,而这种自由主义正是资本主义确立以来所创造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自由主义的衰退,这是由其成功所造成的(P25),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并非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在资本主义受到挫折以后,对于自由主义的信仰被愈来愈多的人放弃。人们专注的是新的需求,新需要的如果实现不了,便需要改造社会,对个人主义的摈弃为集体主义的出现创造了机会。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指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在当我们背弃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之后,重新建构起来的以民主手段进行维持的社会主义,这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的“自由”与以往有完全不同的解读。(p31)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反自由的,后面的部分,作者详细说明了社会主义走向专制和独裁的原因。第三章相信社会主义者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自由和组织。社会主义试图将人统一集中起来以达成共同的目标,但是忽视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要将单个个体所拥有的各自的目标和偏好一致化,所有社会主义的罪过都要归咎于集体主义的方法,与目标并无关系。计划让人们想象通过统一的调度和分配能够合理的配置经济资源。统一的调度和分配必然会使得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难道没有办法避免权力的集中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旦分散开来,计划所追求的目标便会为之瓦解。竞争与计划是不能融合的(P45)。作者在第四章的标题中对不可避免性打了引号,是为了说明社会主义说阐述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谬误。比如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资本主义走向覆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垄断而非竞争才是技术进步的源泉。这些受到了作者的驳斥。作者的观点简单而明确,如果我们曾经必须凭借有意识的集中计划发展我们的工业体系的话,我们就绝不会达到它现在所达到的这样的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53)。五六七三章解释了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必然的侵犯我们的自由、我们所拥有的民主和法制,并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然会控制我们的经济并最终滑向极权的深渊。由于集体主义假定存在着一个完整的伦理准则而个体必须遵从它,并且制定了一个统一的个人无法反对的集体目标。否认了个体的多元性而妄图将集体目标凌驾于个人,这就与自由主义所宣传的价值相悖(P63)。因而民主也就无从谈起了。作者同样也认为只要在自由国家状态下法治才会得以有效运作,因为法治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留给执掌强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74),而这又是一条与社会主义的要求相违背的原则。法律的特点在于它适用对象的不可预测,不考虑时间、地点和特定的人。集体主义中的计划当局是不能约束自己只限于给陌生的人们提供机会的(74),它必须要预为准备并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一旦指望由个人观点来决定利益轻重,法治便形同虚设了。为了达到一种看似合理的资源配置的结果而要付出的代价是太大了,经济控制一旦深入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很难有自由可言。我们工作统一分配,我们的报酬统一发放,我们免于对于操心经济上的问题,可是问题是,谁来决定我们的工作?谁来决定我们的报酬?我们真的愿意将消费权和生产权拱手让人么?哈耶克认为自由经济的价值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能带给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至于被他人操作。在把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移交给国家时,就是把国家置于实际上其行动必须决定其它一切收入的地位。这是可怖的,实际上在技术上也是难以操作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使我们不容易使计划恰好停止在我们所希望的限度内(P103)。社会主义将平均等同于平等,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明显是对劳动者的严重不公,而又没有一个创造性的制度设计来防止偷懒者,于是思想和专制便大行其道了。社会主义胜利,是因为给人提供了一个理论,或者一个世界观,这个理论或者世界观似乎足以证明他们所许诺他们支持者的特权是正当的(115)。九到十二章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社会主义所带来的与人们期望截然不同的结果。哈耶克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所宣传的那种绝对的保障是被杜撰和虚构出来的,同时由于缺乏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薪酬概念,个人是被固定于某一行业某一职位并被一系列的纪律所把持。自由因而就无从谈起。当整个社会都是通过如此方式建立起来的时候,一个军事化的大工厂的模子便被刻画出来了。而我们在这样的体制中间唯一能做的也许是期望一个有良知的人来领导我们,不幸的是哈耶克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更有可能的是事情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为极权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作为规划一切的个人不可能放弃独裁的权力,因为这意味着计划的终结。这是道德的后果,因为计划要求社会集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而由于个人差异和社会多样性的存在,不可能让所有人的所有目标都一致。于是少部分人便成为目标的阻碍者,集体主义的政策很有可能成为针对少数人的暴政,并打着集体和大多数人的旗号对少数人进行剥夺。当然,现实中极权主义者也是这样干的。少部分人的意见一旦被剥夺,真理的存在成了某种要当权者规定的东西时,我们离集权主义的悬崖就不远了。后面的部分,作者明确阐述了我们的社会中间存在的使我们走向地狱的可能性的要素,并且展望了一种使得自由主义能够得以发展的理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