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800字1000字1500字
时间:2016-09-19 10:24:46 阅读:(342)
山居笔记读后感一:
这个暑假趁着空闲,我读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我是比较喜欢余秋雨的。说是“喜欢”,因为他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这两部书,我买来后很快都看完了。记得看《文化苦旅》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看一会,觉得时间不早,便去睡,天太热睡不着,又起来看,天亮了,书也看完了。看《山居笔记》正好相反,从上午看下去,天黑了,书也看完了。至于说是“比较喜欢”,是因为后来余秋雨被称为“当代苏东坡”了,我觉得不像,也只能生出“比较”二字,以示区别。再后来,骂余秋雨又成流行的时尚,说“比较”二字,也显得客气,可以让骂在兴头上的人,不至于跟我翻脸。我也骂过余秋雨,但不是他本人。我认为一种风格只能属于一人,看到一些人模仿余秋雨文风,就觉得不是味道。当一位朋友的书中也露出那种余秋雨的文风时,我对那位朋友说,“你的大作中散发出一股余秋雨式的臭味”。那位朋友听了也很开心。
说上一大堆表白的话,只是为了后面的话不至于让余秋雨先生及余秋雨迷们误解。《山居笔记》让我吃到了一根鱼骨头。
极为精彩的《山居笔记》最后一篇是《历史的暗角》,讲的是历史上的小人,很不错的。看完此篇我正打算歇歇,可后面又有余先生本人按语,并附上卫建民先生的文章《谈“小人”》。卫文的大意是,声名日隆的余先生若不是碰上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纠缠,是不会花费笔墨冲破山居的清幽,来写历史上的小人的。卫建民先生由此还劝告余先生,不必去理睬那些“小人”,称言“鼓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卫先生的文章对《历史的暗角》的解读,其中虽没有明言,但已经让人感到:余秋雨此文写作的背景,是愤怒于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生出种种事端的具体的小人。也就是说,余秋雨这篇美文是由今及古,说古讽今,有所针对有所指的。这可不是什么赞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指责。卫先生的这种解读原本可以不必理会的,可余秋雨先生本人的按语却朦胧地肯定了这一解读,并称卫先生的方法与张贤亮先生的方法恰好相反,张的方法是“联合起来与他们斗,万不可退让躲避”。余先生自称,这两种方法都有道理,“我至今在这两种意见中徘徊”。到了此时,我的心情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原先极富哲理的《历史的暗角》,慢慢在我眼中变成了一篇余先生向那些与余先生为难的书贩子、造言者、生意人开战的檄文,文中历史上的“小人”,渐渐在我眼中变成与余先生为难的书贩子、造言者、生意人。美好的感受消退了,考据索隐的兴趣发生了。由此回过头来,像曾在《收获》中读过此番再读仍兴致冲冲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味道也不对了。
作为学者也罢,作为作家也罢,个人的境遇总会不自觉地带入其著作之中。但是学者和作家都应尽力地摆脱,尽可能超越自我,尤其是学者,以使其著作保持客观性。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说的都是人类最本原的生命意义,但经卫建民先生一解读、余秋雨先生一按语,不由地让人在其文中探寻余先生本人的生命过程。作为正在思考中华文化在下一个世纪的走向的文化人,在其文化行踪中,似可少一些个人的痕迹。当然,余先生对那些造言生事者,可自由选择卫、张两种方法,沉默无言正显姿态优雅,直言反击更露武艺高强,惟不可取者似为在文化探索中羼杂着个人的恩怨。由此,我也希望,这些只是我读书不慎而引起的误解。
古往今来的文坛,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士,若不是年龄或地位到了令人惊畏的程度,都会遭遇来自“小人”或“非小人”的捧杀或棒杀,这是极为平常的;但其载道之文能超然在上,生命中的文化意义就会大了许多。
山居笔记读后感二: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