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200字300字500字600字1000字十篇
时间:2016-08-20 10:15:50 阅读:(325)
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五:
端午节划龙船,起源于古代长江下游以“龙”为图腾的吴越族的原始祭祀活动。五月正值仲夏时节,旱热的天气随时可遇,而江南稲作区尤盼雨水,在民间素有龙出雨降的神话和俗信。为了得到龙的护佑和帮助,吴越族就在天地交会、阴阳和合的五月初五,举行盛大的图腾祭——以龙纹文身,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做竞渡游戏,一则悦龙,表明自己也是“龙子”的身份;二则诱龙,希望迎得群龙出来,感天地时令之阴阳而追逐交合,“云雨一番”以施雨,使农事活动能正常进行。
端午划龙船,本来是氏族社会农事祈禳活动,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其功利为祈龙降雨,以助农兴农,这是先民企图干预自然世界的一种幼稚的努力;后来附会为悼祭吴国大将伍子胥、孝女曹娥,乃至为楚国诗人屈原招魂,则是出于对历史上英雄豪杰和圣贤人物的敬爱与怀念。现在已经成为充满欢腾喜悦气氛的民间竞技活动。
江南水域辽阔,十分有利于赛龙舟活动的开展。但竞渡方式方法因地而异。
汨罗江里的竞渡,风格粗犷豪迈,气势磅礴。其龙头可用四句话形容:“龙角杈生如鹿角,龙眼突出生虎威,张口呲牙舌蠕动,鼻翕竖立胡须飞。”每年五月初三,参赛者就点着蜡烛绕船走三圈,叫做“亮灯”,意思是祭鲁班;然后沿江将龙船划到屈子庙,抬着龙头祭庙,全体桡手(划桨的水手)面对屈原神龛磕三个头,待屈子庙的住持将一条红绸挂上龙头后,才抬着龙头返回自己的龙船。据说这样便能保佑竞渡顺利,桡手平安。端午这天,百舟齐集。不同村落的桡手身着不同服装,不同村落的龙船有不同颜色。当一声炮响,龙舟似离弓之矢飞速向前,于是江面上红龙、青龙、黄龙等无数只彩龙如飞似地劈浪前进,激起的波涛翻江倒海,两岸观众的呼声铺天盖地。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余杭县河流众多,龙舟竞渡有其独特的形式,就是不比速度,而是比锣鼓声激昂而不乱,比击桨整齐而有力,比踩艄姿态优美,比龙头翘得高,比龙嘴出水量大,等等。当踩艄人随着锣鼓的节奏把船尾踩得低低的,那船头就就翘得高高的;船头翘得越高,激起的波浪就越大,急浪也就能在龙头下颌的压力下从上下雕空的龙嘴里喷吐出来。远远看去,那五颜六色的龙舟就像一条条游龙在白花花的江河激浪中吞云吐雾一般,显得十分逼真而又壮观。
江苏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的赛龙舟,事先在江边搭建5米高的彩台,举行舞龙祭龙仪式,并要演戏迎神,祭拜涛神伍子胥。竞渡不仅讲求速度,而且讲究韵味,即:怒、悍、绚、节、锷、险。这就是:刻画龙的形象要凶猛震怒,二十个水手执着大楫勇健枭悍,龙船彩篷和前后旌旗绣伞要鲜艳绚丽,举桨击水要协合鼓钲节拍动作整齐,船艄后摆的一架军器刀锷明亮,龙头上倒立着一个人岌岌可危,龙尾上悬挂一小儿万分惊险。如此龙舟,在激流惊湍之中、鼓点呐喊声里拼命击水奋进,真是惊心动魄。
南京秦淮河和扬州的龙船,都饰以彩亭,中舱有上下两层。船头设有秋千架,由小孩装扮的龙头太子站立其上,随秋千上下移动。另有许多面貌姣好的儿童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在船的上层展示各种姿态,下层则有数人敲打锣鼓以助兴。船尾有一梢头手掌一根长杆,高丈许,上有好身手的小孩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等杂技。此时,龙舟担负起了戏台的作用,而在波涛起伏的江面上演出,不仅提高了表演的难度,更能展示表演的技巧,花样复杂,娱乐性更强
福建漳州、厦门等地的龙船,其龙首雕刻得非常精巧:口能开合,舌能转动,栩栩如生。竞渡前,为祈求平安、旗开得胜,参赛者拿着香烛和祭品到马祖庙祷告。比赛的龙船大的可以乘坐32人,小的乘坐16人。船头插一面队旗,船中间插红布银边做成的大幅三角旗,以增加节日气氛。各队的服装颜色不同,以示区别。比赛开始时,担任指挥的执旗手站在船头挥舞令旗,领着喊号子;锣鼓手敲击鼓点,鼓动情绪以壮军威;大翘(即大桨)手坐在船尾拨动大翘,奋力掌舵;贡木手有节奏地敲打贡木;桡手们则根据贡木声音,一声一桨,齐心协力,破浪前进。竞渡终点停一大船,作为标船。龙船到达终点时,标船将鸭子抛入水中,健儿跃入水中追捉,哪一艘龙舟上的水手先捉到鸭子,哪一艘龙船就算获胜。鸭子见人合围,就潜入水中,水手们相继潜入水中追逐,竞争场面十分激烈。此时岸边的观众呐喊助威,热闹非凡。据传,抢鸭子是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兵沿用下来的方法。这种别致的夺标活动,更为龙舟竞渡的盛况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