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硝烟的歌声观后感精选4篇
穿越硝烟的歌声》观后感
《穿越硝烟的歌声》这部电影,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到战斗 前线体验生活, 并创作了一首又一首鼓舞人心、 激发斗志的革命歌曲,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部电影有两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一点,贺绿汀出身农民,家境贫寒,却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坚持 不懈的精神,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没有钢琴,用白布加黑线, 按照钢琴的黑白键,为自己缝制了一架独特的“钢琴” ,练就了精湛 的技艺。他坚持创作来源于生活,并用来自生活的灵感,创作了《牧 童短笛》 ,一举成名。 第二点,文化影响的重要性。抗日战争不单单是武器的斗争,更 是斗志、是精神、是文化的斗争。贺绿汀深入抗日前线,了解战士们 的生活,并创作了《游击队歌》 ,正是这首至今仍广为传唱的歌曲, 鼓舞战士们奋勇抗敌,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由此可见精神食粮的 重要性,而精神食粮的产生离不开优秀的文化。 文化的影响可能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文化会随着时间的 推移,渐渐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信仰,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丰富人 们的精神生活。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坚实的力量,我们要 像贺绿汀那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越硝烟的歌声观后感
影片《穿越硝烟的歌声》用电影艺术手法展现了无产阶级音乐家贺绿汀在抗战时期从爱国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用音乐作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的一段人生经历。该片先后围绕贺绿汀的两部音乐作品展开叙事。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是主人公刚刚进入上海国立音专时创作的,一举获得齐尔品中国风格音乐创作大赛一等奖。影片用片中的人物语言和镜头强调了这次获奖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一面是食洋不化的音乐崇洋派,一面是沦为下里巴人的民间音乐——街头的乞丐拉着悲惋的二胡曲《孟姜女》,似乎也在诉说民间音乐的悲哀。在这种背景下,既能接受大洋海风,身上又有泥土芬芳味儿的贺绿汀以唤起国人力量为己任,结合欧洲作曲技法和中国传统调式创作出《牧童短笛》,探索出一条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又“美人之美”并进而在“美美与共”上下功夫的创作道路。在经历别妻离子、上海沦陷、战友牺牲、烽火洗礼之后,贺绿汀参加的抗战演出小分队暂时来到八路军游击队进行慰问和休养。火热的战争经历历练了书生意气的贺绿汀,使他的创作热情和才华深深扎根于抗战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游击队歌》,其歌词、旋律、声部设计反映了抗日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对革命乐观的态度和英勇向前的气概。歌曲脍炙人口,很快唱遍各个战区,激励着八路军的战斗豪情,也实现了贺绿汀用音乐去战斗的理想。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通过三条主线深入刻画主人公。贺绿汀与穷人阿强感情甚笃,他鼓励阿强学习音乐,参加八路军。这反映了贺绿汀的人民情怀。与劳苦人民深厚的情谊坚定了他“音乐来自民间”的信念,这是他音乐创作观的重要基础。贺绿汀与聂耳是两个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他们在音乐上追求“灵魂深处的呐喊”。两人交流的戏不多,但都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影片展现爱国主义情怀的高潮就出现在贺绿汀与聂耳黄埔江边道别的一幕:绚烂的晚霞映照水面,两位青年才俊在江边畅谈爱国情怀和音乐创作追求,场面宏大,感情真挚,感人至深。如果说阿强、聂耳这一虚一实两位是中规中矩的正面人物刻画,那么钢琴家张一凡的塑造则更具丰富性。张一凡在抗战之前傲慢自负,瞧不起农民出身的贺绿汀,而在贺绿汀勇敢地替他在日本人面前演奏并赢得尊重后,改变了对贺绿汀的看法。在贺绿汀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革命,参加抗战宣传队,转变为一位英勇的革命战士。贺绿汀与张一凡这条线索,从战前到战火燃遍大片国土,情节交织递进,多角度反映了贺绿汀豁达耿直的性格,也展现了国难之时知识分子勇于献身,积极投身抗战的家国情怀,为中国艺术家谱写了一段精神奋进史,极具现实启示意义。
与众多音乐题材影片一样,《穿越硝烟的歌声》也是一部音乐饕餮大宴。影片不仅呈现了贺绿汀创作的音乐《牧童短笛》《四季歌》《天涯歌女》《谁说我们年纪小》《游击队歌》,也恰当引用了《义勇军进行曲》《旗正飘飘》《松花江上》等同时代其他有影响力的作品烘托氛围。与此同时,影片也塑造了抗战前后上海著名的进步艺术家萧友梅、黄自、聂耳、周璇、欧阳山尊等人物形象,增强了影片的文献价值,也多角度地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影片,《穿越硝烟的歌声》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对作曲家贺绿汀个人的褒扬和缅怀。影片结尾镜头又回归湖南乡间的油菜梯田、小河流水、牧童短笛,与之前激烈的战火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也恰巧应对了《牧童短笛》对立统一的曲式结构,创造出一种“画”外之“境”。镜头在一片和谐的乡村美景中结束,仿佛在提醒观众,是革命先贤的奋勇战斗赢得了今天的胜利与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我辈对先贤的纪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