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叫了一整天读后感400字500字1000字
但我觉得在读木心的路上我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也不想仅仅只是读他的文字,我也想有机会到乌镇来看一看他的画,还有一些音乐作品的呈现。至少在读过他不多的文字里,我被老头子有趣的、独立的人生哲学所吸引。他对朋友、对爱情、对艺术、对祖国,从来都是个特立独行的异类,从来都不因为所谓的“伟大”而盲从。有时候,我觉得您也是这样。
其实,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听过您一次报告。具体当时您讲什么主题我忘记了,但是那时候《退步集》刚刚出版,我还是个大学校园里的文艺青年,第一时间读了这本书。您在书里的“叫嚣”、您的反思、您的痛批,给我一种爽快的感觉。我从初中起就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那时候阅历尚浅,只觉得“骂政府”的人很有性格。我觉得你们在某些方面是有相似之处的,所以当我看到您的《笑谈大先生》以后,我真是觉得,“物以类聚”。什么样的人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上天都是给归类规好的吧。现在很多人写东西,又要害怕被和谐,又要迎合市场,要做老好人,必定做不好真学者。您昨天说做“聪明的好人”,我要说的是,只要“聪明”(这里基于的是品性和人格上的衡量),哪怕做个“混蛋”有时候也是可以的。哪怕“混蛋”要被打压,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真真令我钦佩。
在我们这样的时代,人人都渴望自我表达,人人都觉得自己特别牛逼,特别专业。但其实,如果每个人闭门造车,只自圆其说,而从来不走出去,从不闭上嘴巴认真看的话,一堆堆的文字垃圾只会将真相掩埋。我们都在讲批判精神和独立思想,但实际上有很多口口声声大张旗鼓地人,往往却成为历史的剽窃者。这很可笑,但是他们很相信。我欣赏做实事儿的人,就好像您。哪怕你说自己老在镜头前装孙子,但是木心被大陆读者认识了,纪念馆和美术馆也做起来了。您的《局部》和《号外》正在人群中流传,就看昨晚就知道了,大宁剧院座无虚席。你说:“这是不对的,木心是小众的”。但这个时代,人人爱标榜“小众”。小众也成了大众。所以也不必在意喜欢木心的人太多,因为,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作家是面对每一个个体的,即每一次阅读,其实都是一个人的私密事件。阅读之后虽然可以分享、交流,但是那一刻的情感,却只有自己最清楚。
您是木心的老朋友,也可以说你们是最亲密的师徒。您多幸运,遇到了木心;孙先生也多幸运,遇到了您。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继而产生不能割舍的亲情。原来不仅仅是人人歌颂也痛恨的爱情才会有这样的事,您和木心先生的感情,实在令人觉得羡慕而求之不得。如果说爱情的魔力在于无止境的惶恐和时时刻刻的牵连,在磨砺过后最终让两个真正相爱的人并肩共行产生幸福的话;你们之间的这种师徒情谊,却是长久而稳定的,是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却又始终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孤独的摸索着,这种模式似乎更接近一个人的本质。
陈丹青先生,谢谢你让我认识木心;谢谢你做的这些事(除了木心之外还有《局部》这些让人接近美的事业);谢谢你让我有所思考。
洋洋洒洒乱写一气,请原谅我的鲁莽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