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观后感十篇
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的人,但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吗?你我他她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是这样的?中共腐败可以被批判甚至打倒,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绝不容许承受来自其子孙的羞辱!也不能把社会问题的责任都推给政府,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个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我们,你我他她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都应该让丑恶备受谴责而无生存之处。文艺工作者更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行,不可以把丑恶当美好来弘扬!
《蜗居》揭露房奴辛酸和贪官现象是好事,但应该用鞭策批判的态度揭示从而警醒世人,而不该认可接纳,更不该颂扬。但编、导、演者却利用艺术宣染力美化了原本丑恶的偷情及利我私欲,传递了极低俗的价值观,对阅历不深的新一代会起到极坏的引导作用。
具体个体,包括你我他她,也许可以胡说八道,甚至做一些有点出格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社会,作为社会文化导向的文艺界及影响亿万观众的文艺作品,还是该有一定的道德底线。
蜗居观后感十:
和许多人一样,熬夜把《蜗居》看完了,在长期被美剧占领的业余时间里,我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向国产电视剧致敬。
看完后,在片尾的音乐里,发现居然“老泪纵横”。这恐怕要被哥几个狂笑我一番了吧。几乎是在每一集的时候都有冲动写点东西,不过把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屏幕,看完后却发现几乎无法书写这个剧评了。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情绪都被写完了,被各种身份的剧中人说完了。而我剩下的就是一种怅然所失。
看了一些剧评,很是失望。很多人在争论小三,二奶,官员这些话题性的枝节,而且老是在该爱小贝还是宋的问题上纠缠,更多的是对宋的爱的质疑。感觉好像是糟蹋了编剧的一番精神。买椟还珠的人还真是多呀。
在沉重的生活面前,说“爱”或者仅仅是只说“爱”,都那么肤浅而不得要领。城市淹没的是万家灯火下的悲欢离合。每个人都在选择,一些小事上的主动,而一些大事上永远的被动。我们被洪流卷起抛下,哪里还有挣扎的可能。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宋,还是升斗小民的李奶奶一家,都看似可以规划自己,都曾经“胜券在握”但是,命运事实上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被你所掌握。李奶奶面对拆迁的时候,那种气度,那种坚持不是和宋面对感情和权力时候一样的自信吗?不过,命运永远弄人。李奶奶倒在没有搬迁的旧居,就好像宋最后松开了方向盘。你的选择其实不是有你决定的,哪怕它看起来是。
海萍最后总结自己是如何“坚持”,如何有原则,才在城市立下根来。不过老公被抓,工资被扣。任何一个小小关口都可以轻易的就撂倒她。那些所谓坚持,所谓原则不过是海藻受挫,看似“原来如此”的一种夸口。如果在剧情20集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海萍的选择是所谓坚持吧。而我们的人生,不是20集,也不是35集。而是每天都在继续,每天都在演出。究竟是什么选择是正确的,没有到死,恐怖都是定论尚早吧。